团队文化
  • 廉洁格言 2023-09-15
    1、一丝一粟,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2、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3、廉洁奉公处处为群众着想,艰苦奋斗事事为人民操心。4、诚实不虚伪,敬业不图名,坦言不奉承,廉洁不贪利。5、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6、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7、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8、不折不扣的反腐倡廉,实实在在的勤政为民。9、贤内助兴夫兴国荫及后代;贪内助害...
  • 喜迎国庆,逐梦金秋。为进一步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构建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凝聚助推地矿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9月14日下午,有色地质一〇七队公司与六队公司组织开展了一场精彩的“迎中秋 庆国庆”篮球友谊赛。比赛在裁判一声清脆的哨响中拉开帷幕,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张京武为比赛开球,高高抛起的篮球点燃了比赛的激情。两支球队队员代表一跃而起,抢夺篮球,比赛正式开始。赛场上,两个参赛队伍球员...
  • 廉洁格言 2023-08-24
    1、廉则民爱,碑自立;贪则民弃,墓自掘。2、前车后车殷鉴不远自古为政要清廉。3、与其后悔于已然,不如防患于未然。4、芝兰生于森林,不以无人而不劳;君子修道立德,不因穷困而变节。5、学学先进的思想,看看英模的事迹,对对自己的工作;听听群众的呼声,摸摸自己的良心,想想自己的言行。6、如果你不想给家人留下永远的伤痛,就请拒绝任何贪欲邪念。7、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8、下要不负人,上要合天理,中要守王法,横竖不攀比...
  • 腐败,既是革命的死敌,更是社会主义的死敌。毛泽东生前,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取得了许多可歌可泣、彪炳史册的成功经验。清正廉洁率先垂范打铁先须自身硬。只有自身清正廉洁者,才能自觉而坚决地反腐败。大量事实说明,在清正廉洁与反腐败斗争上,毛泽东有超人之勇气,真乃古今之罕见,全党之表率!在旧社会,当官者,一般都是为了个人发财,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过着骄奢淫逸之腐朽生活。即使有清官,也是凤毛麟角、寥若晨星。毛...
  •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江南监察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岛寓所刚歇下,有个自称“花农”的人献上一盆玫瑰花,还说是要请林大人换个大盆栽花。林则徐心知有异,一脚踢翻花盆,盆里现出一个红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纸信笺,笺上写着:“林大人亲收,张保敬献。”林则徐当场将张保行贿的金老鼠没收,上缴国库。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5月间,英国商务代表义...
  • 廉洁格言 2023-07-01
    1、正气一身官气扫,清风两袖腐风离。2、人有七情六欲,当以德统之;官有大小权力,须依法而行。3、两袖清风心地安然何有敲门之惊,一身正气胸怀坦荡自无指脊之虑。4、功名利禄皆浮云,清正廉明才是真,以身作则做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6、洁廉显党性,奉献见精神。7、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两袖清风;办事三思而行,阖家四季平安。8、勤勤恳恳做事,干干净净做人。9、不能有效约束自己,就无法有效约...
  • 唐朝名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先后在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任过宰相兼兵部尚书。按照老姚的政绩、资历,完全称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按说工资待遇是相当不错的,但这位同志只干活、拿“死工资”,坚决对“灰色收入”说不!以至于居然买不起京城市区的房子,全家人只住在较偏远的郊区。即便在唐朝国力达到鼎盛的开元时期,他依然“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终其一生,可谓“...
  • 手好不要钱 2023-06-26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去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 一贫如此 2023-06-19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
  • 姚崇不徇私情 2023-06-19
    唐朝开元年间,吏部尚书魏知古要去洛阳一带考察官员政绩。宰相姚崇有两个儿子在那儿当官,离京前,魏知古特地到姚府辞行,不料姚崇对他十分冷淡。魏知古是姚崇一手提拔起来的,他到洛阳之后,私下接见了姚崇的两个儿子。姚崇之子请求他在皇上面前为自己美言。  玄宗皇帝接到魏知古的奏折,见他极力赞扬姚崇的儿子,便宣姚崇进殿,对姚崇说:“你的两个儿子很有才干,政绩不错,朕有意提升他俩。”姚崇坦然地说:“我这两个儿子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