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走进黎仕伦的办公室,我就被玻璃展柜里一大摞鲜红的奖状、荣誉证书和金色奖牌所吸引。“先进个人”“优秀放映员”“全省农村电影放映先进集体”……在这些荣誉背后,是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四十三年的乡村电影放映之路。随行的县里同志告诉我,不管是在黔北余庆县哪个乡村,只要说起放电影的“老黎”,没有人不知晓。1 1978年,神州大地吹起改革开放的春风。这一年,十八岁的黎仕伦第一次扛起放映机,跋涉在余庆县的村村寨寨,开...
-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54年后的这一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早上9点22分发射,下午6点48分,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核心舱,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朝发夕至”的旅行。仰望星空、神舟起航、北斗环绕、嫦娥奔月……每一次对太空的叩问,背后都是航天人自立自强、攻坚克难的坚定付出。为我国发展航天事业打下基础的,正是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研制的“两弹一星”。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岁月里,科学家们从零开始,艰难突...
-
现居合肥的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张崇岫是长津湖战役的见证者,更是记录者。71年前,他用相机镜头、三卷胶卷,拍摄下了真实的长津湖战役。日前,安徽省档案馆、安徽省文联在安徽省档案馆新馆联合举行张崇岫战地摄影作品捐赠暨“抗美援朝纪实”展览揭幕仪式。展览精选45件张崇岫抗美援朝战地摄影作品,真实再现了长津湖战役、第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等抗美援朝战争场景。 展览中,张崇岫望着一张张冒着生命危险拍下的摄影作品,不禁...
-
1949年10月1日,当新中国第一面国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时,远在3000多公里外的海南岛上,也有一面五星红旗徐徐升起,与之遥相呼应。彼时的海南岛尚未解放,琼崖纵队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斗争,建立了以五指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 1949年9月28日,时任琼崖西区地委电台台长的王禄贵突然接到总台任务,要求同志们用电台收听新华社发布的《关于国旗制法》的电报,收到后第一时间送往琼崖区委驻地,确保琼崖大地上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
耸峙在四川省宝兴县与小金县之间的夹金山,是一座又高又陡的山。当地民谣这样形容:“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凡人不可攀……”因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踩在脚下的第一道雪线,这座终年积雪的大山,成为长征史诗中荡气回肠的一笔。 之前,我从一家报刊上得知,当年不畏艰险翻越夹金山的红军将士中,有一人在新中国成立后又回到了这里,并为这座大山下的百姓继续奋斗了数十载。他,叫冯元庭。之后的那些日子里,我一直心...
-
中央苏区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学习,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原则、方针、内容、方法、作风和制度等方面实践探索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优良传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第一次代表大会(一苏大)旧址一、加强学习是思想建党及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必然要求。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革命的道路,实现从城市到农村的战略转变。党内农民成分急剧增加,给党的建设带来新的问题。...
-
七月安阳,古都绚烂。 “报告首长:原军委工程兵131团政治处报道员李长顺向您敬礼!”面前的“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占山老人,是我的军礼的致敬对象。王占山1947年入伍,1987年从河南省安阳军分区副司令员岗位上离休。我是1973年入伍。同样的军旅生涯,让我们相见后毫不陌生,亲切感油然而生。民兵也是英雄汉 王占山传奇式的民兵生涯,将我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46年4月,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县钱营镇。一名国民党军...
-
1 幼年,遵义是一座遥远又亲切的城市,亲切是因为那是父亲的故乡。父亲16岁时当知青,坐上解放牌大卡车,在一片雾雨中离开了生他养他的遵义城,从湘江到乌江,从城市到农村。而我,则出生在远离遵义的乌江河畔。 那时候,车马慢、天涯远。遵义是什么样子,我不得而知,只能在父亲的讲述中一次次想象。6岁那年冬天,父母终于带着我和妹妹回了遵义。冰封雪裹的三道坎、延绵不断的群山、辗转两天的艰辛车程、锈迹斑斑四处漏风的...
-
“为了不和老百姓争水吃,八路军被迫转移,枪林弹雨,多流了多少血!”山西省武乡县砖壁村的肖江河老人回忆起80多年前的一幕,声音忍不住颤抖。 砖壁村,地处巍峨的太行之巅。抗日烽火燃遍全国时,这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曾是华北敌后抗战的指挥中心。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陈列的《八路军总部行动路线示意图》显示,自1937年9月到1945年8月,八路军总部东渡黄河,转战山西,停留过的地方有60多处,曾四进砖壁。 为何入驻砖壁...
-
一天早上,一辆绿色小轿车驶到楼下。妻子李佩莫名其妙:丈夫郭永怀平时都是步行上下班,平白无故的,为啥改成车接车送呢?蒙在鼓里的李佩万万没有想到,丈夫已经同一个天大的秘密有了关联。1 听说郭永怀要回国,同事大惑不解。“搞研究,美国有全世界最好的条件,你为什么非要回去呢?”郭永怀目光澄澈,朗声答道:“我来留学,就是为了将来报效祖国呀!” 1956年9月,一艘驶往遥远东方的邮轮起航了。郭永怀凭栏远眺,心潮澎...